陈忠平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学位:博士
职称:研究员
学术荣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扫描关注

Scan attention

个人简介

中文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深圳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山东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997年日本九州大学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回国后先后在广东省交通集团、广东省铁路投资集团、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工作,主持完成科研课题2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授权专利93项,培养研究生62名。

长期从事岩土功能材料、环境岩土材料、土木工程绿色再造等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工作。以产业重大需求为依托,面向矿山无废开采、基础设施绿色建造及大宗固废绿色低碳增值资源转化等方向,以冶炼渣、炉渣、脱硫石膏、余泥渣土等为基材,采用多固废协同、化学合成与提取、多元复合激发改性及材料界面调控等技术,将单纯的建材开发向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制备及深加工延伸,研发出了具有绿色低碳、轻质高强、高抗渗、高抗力等性能的系列增值新产品,填补了在基础工业原料、岩土功能材料、环境岩土材料等方向的技术及产品的空白,推动了相关产业向深度节能、减排和低碳目标转变。其中:(1)发明的以固废(如赤泥、锰渣、垃圾焚烧炉渣等)为基材的“生态轻质土”,具有轻质高强、施工便捷、省地节能、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已在包括港珠澳大桥、鸟巢、几乎所有的高速铁路(如并线、帮宽等毫米级沉降控制要求的高铁路基)及高速公路(如改扩建、桥涵过渡段等厘米级沉降控制要求的高速公路路基)特殊路段、地铁、市政及空防工程在内的3000多项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催生了一个有近千家从业企业、超百万从业人员、年市场需求超5000亿元的新产业。(2)发明的无废矿山成果,实现了选矿尾砂、废水的全资源利用。目前已在亚洲最大的铅锌矿—广东韶关的凡口铅锌矿、广东河源连平的锯板坑钨锡矿、江西全南石磊矿业井水寨萤石矿及崇义耀升钨业茅坪矿、湖南汝城对面排铜钼矿、广西矿业有限公司的盘龙铅锌矿等4省12家有色金属龙头企业全面采用,并被国家矿山局纳入矿山安全治理产品目录,取得61项发明专利,开创了矿山开采零排放的先河;(3)发明的赤泥及赤泥-锰渣协同路用材料成果,已在山东沾临及临临等高速公路、中铝集团公司多条运矿重载公路等首次实现了赤泥、锰渣规模化资源利用,为解决铝、锰两大基础产业的卡脖子难题提供了示范及技术支撑;(4)发明的碳化矿化技术,利用钢铁厂废气余热,将钢铁厂难处理的亚硫酸钙及二氧化碳合成为了高值纳米碳酸钙及硫酸钙晶须;每处理1吨固废消纳近0.5吨的二氧化碳,产生了近1.5吨的高值产品,负碳及经济效益显著。